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科学家表示首次实现两个人在梦中交流

long阅读(38)评论(0)

两个人能够在梦中交流,听来似乎是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有的情节。然而,有科学家表示,如今已实现了在“清醒梦”中两个人之间的双向交流,指为全球首例。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新创公司REMspace称,其研究员首次实现了两名参与测试者,在“清醒梦”期间的双向沟通。神经科技公司REMspace提供服务范围包括设计改善睡眠方案。

REMspace总执行长(CEO)兼创办人拉杜加(Michael Raduga)表示:“以往,在梦中交流似乎就像科幻小说一样。到明日,那将变得如此普遍,我们将无法想像没有这项技术的生活。”

所谓的“清醒梦”(lucid dreaming)是指一个人在梦境状态下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

该公司声称,REMspace 使用“专门设计的设备”让两个人在清醒梦中成功地交换了简单的讯息。REMspace 尚未透露实验中具体使用了哪些设备,但表示实验涉及一种“装置”,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追踪参与者的脑电波和其他生物数据。当中还涉及一个“伺服器”,可以检测参与者何时进入清醒梦并产生传输给他们的讯息。

当REMspace 研究人员在研究参与者之间发送透过独特语言创建的单字时,他们正在各自的家中睡觉。

一旦伺服器侦测到一名参与者进入了清醒梦,它就会从特殊语言中产生一个随机单词,并透过耳机传输给他。

然后,参与者在梦中重复这个词,该回应被接收并储存在伺服器中。

8分钟后,第二位参加者进入了清醒梦。伺服器将储存的讯息从第一个参与者传输给她,她在醒来时重复了该讯息。REMspace能够与另一对参与者重复这个实验。

该技术尚未得到科学家的严格审查。但REMspace表示,如果经过验证,这将成为睡眠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并可为心理健康治疗、技能培训等提供应用。

西湖大学孙立成团队突破性研究,CAPist-L1催化剂或开启绿色制氢新纪元

long阅读(147)评论(0)

在当今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气候变化挑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寻求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成为科学界的重要课题。近日,一则来自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的重磅消息,让我们看到了绿色制氢技术迎来重大突破的曙光。孙立成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种名为CAPist-L1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其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催化效率与稳定性,预示着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偶然中的发现,催生“绣球花”催化剂**

 

科学探索往往离不开偶然的灵感闪现,孙立成教授团队此次研究成果的取得正是如此。在一次实验中,团队成员误将乙醇替代去离子水用于浸泡法制备镍铁基OER(氧气析出反应)催化剂,意外发现泡沫镍上生长出的催化剂OER性能出类拔萃。电镜下的催化剂形如盛开的“绣球花”,层层叠叠,美轮美奂,这一独特的形态或许正是其高效催化能力的奥秘所在。

 

**理论指导实践,工艺优化实现重大突破**

 

基于这一意外惊喜,研究团队迅速从理论层面展开深入探讨,通过成分、结构、形貌等多维度分析,揭示了CAPist-L1催化剂内部存在的致密过渡层。这一过渡层如同坚固的桥梁,将催化层与金属基底紧密相连,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团队据此不断完善优化制备方案,最终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的催化剂制备工艺,为CAPist-L1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卓越性能彰显工业化潜力**

 

CAPist-L1催化剂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美的“绣球花”结构,更在于其出色的性能表现。在碱性水环境中,即使在安培级电流密度下连续工作超过19000小时,CAPist-L1仍能保持稳定输出,表面源源不断产生气泡,毫无衰退迹象。其催化效率与稳定性远超已公开报道的其他催化剂,充分展现了其在工业化电解水制氢中的应用潜力。

 

**低成本、易放大,绿色制氢未来可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CAPist-L1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性高,且易于放大化生产。这些特性使其具备了优秀的工业化应用条件,为大规模绿色制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当前全球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实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CAPist-L1催化剂的问世无疑为绿色制氢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预示着一个更加清洁、高效的未来能源图景正在逐步展开。

 

总结而言,西湖大学孙立成教授团队凭借敏锐的科研直觉、深入的理论探究与创新的工艺优化,成功开发出CAPist-L1催化剂,实现了电解水制氢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更为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之路铺就了一块坚实的基石。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CAPist-L1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绿色制氢技术将在不远的将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助力构建清洁、可持续的全球能源体系。

中国科研团队发明比A4纸轻的太阳能无人机

long阅读(163)评论(0)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日前发表了我国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用太阳能供电的超轻无人机,巴掌大小的无人机,仅靠两片微型太阳能电池就能驱动,全部重量仅有4.21克,比一张A4纸还要轻!这个重量还包括了动力源、发动机和螺旋桨等所有零部件的重量。

干细胞技术突破: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long阅读(340)评论(0)

今天,医学界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干细胞概念沸腾,带动了多只个股涨停。这一热潮的背后,是上海长征医院的殷浩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程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疗法,成功治愈一名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

## 重要研究成果发布

上海长征医院昨日官宣,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于4月30日在权威杂志Cell Discovery(中国科学院1区,IF=33.5)在线发表了题为“Treating a type 2 diabetic patient with impaired pancreatic islet function by personalized endoderm stem cell-derived islet tissue”的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不仅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更是成功治愈了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病例。值得骄傲的是,目前该患者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长达33个月。

## 技术创新,患者重生

据介绍,该项技术的首例受益者是一名59岁的患者,他有25年的2型糖尿病病史,并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在2017年6月,他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然而,由于胰岛功能近乎衰竭,他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面临着极大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风险。

2021年7月19日,这位患者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疗。术后第11周,他开始完全脱离外源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也逐步减量,并在第48周和56周实现了彻底撤药。空腹及餐后C肽等关键指标较术前显著提高,证实了胰岛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肾脏功能等随访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也提示该疗法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上海长征医院表示,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自体衍生胰岛治疗胰岛功能受损的T2D患者的人体组织替代疗法。除了首例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外,联合团队也成功开展并治愈了多例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

## 研发持续升温

干细胞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最前沿、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我国的相关研究也持续升温,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征集了“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立项建议,其中“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是重点之一。

介绍中提到,要围绕干细胞发育与器官修复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干细胞命运调控、器官形成与衰老机理、器官功能重塑与制造、基因编辑与调控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展器官再生调控药物、生物人工器官、疾病类器官模型等前沿探索,为重要组织器官修复与替代及重大疾病诊疗提供创新理论和技术。

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了解到,自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重新受理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申报以来,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的申请稳步增长。承办受理号总量从2018年申报的4个(以受理号计)增长至目前的97个,我国干细胞新药研发速度明显加快。

仅2024年1月至4月,就已受理6款干细胞药品,另有3款干细胞药品在审。

从目前受理的干细胞新药适应证来看,绝大多数药物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以针对炎症或自身免疫系统等相关疾病展开治疗。

有行业人士对记者介绍说,目前干细胞药物的开发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临床价值的验证和要解决的药学问题。药学层面,核心是要能够实现稳定生产。而目前,药学层面有哪些关键质量属性,比如生物标记物或者免疫因子的表达差异,能给临床疗效作多少贡献,或是生产工艺成本与产品有效性之间的平衡等问题,都仍需要探索。

## 结语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疑难杂症将得到有效治疗。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创新,正在一步步将曾经的不可能变为现实,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南开大学联合国际团队绿色制氢突破

long阅读(339)评论(0)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罗景山领导的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团队合作,在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

研究团队利用溶液电化学外延生长技术成功制备了三种不同晶体取向的单晶氧化亚铜(Cu2O)薄膜,分别为[111]、[110]和[100]取向。通过飞秒瞬态反射光谱的量化分析,团队深入研究了Cu2O的各向异性光电特性。研究发现,沿[111]晶向的单晶Cu2O展现出更优的载流子迁移率、电导率和载流子扩散长度,从而具有更大的光电流密度。

基于这些发现,团队进一步开发了以[111]为主要晶体取向的多晶Cu2O光电极。这种光电极在0.5V (vs.RHE)时的光电流密度显著提升至7mAcm−2,相较于之前电沉积光电极提高了70%。此外,[111]晶向和(111)晶面截止暴露面的Cu2O光阴极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稳定性。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光电催化水分解技术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氢能,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极具潜力的一种。Cu2O作为一种p型半导体,因其原材料丰富、制备简便、带隙较窄和能级位置合适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且成本低廉的光电催化制氢电极材料。

罗景山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Cu2O光电极的光电催化性能,而且为降低绿氢制备成本、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此外,该团队的发现还有望在光伏、晶体管、探测器以及太阳燃料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无需插电的发光发电纤维

long阅读(478)评论(0)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近期在智能纤维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智能纤维。这种纤维集成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多种功能,并且能够编织成智能纺织品,这些纺织品无需依赖传统的芯片和电池就能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

这项创新成果的核心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耦合”的能量交互机制,并开发了“非冯·诺依曼架构”的智能纤维。这种新型纤维通过将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信号传输等功能集成于单根纤维中,简化了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纺织品的硬件结构,优化了其可穿戴性和功能性。

该智能纤维具有三层鞘芯结构,采用的原材料在市场上比较常见,包括感应交变电磁场的纤维天线(镀银尼龙纤维)、提高电磁能量耦合容量的介电层(BaTiO3复合树脂)以及对电场敏感的发光层(ZnS复合树脂)。这些材料的成本低,且纤维和织物的加工能够使用成熟的工艺实现,已具备量产能力。

这项研究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智能纺织品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服装服饰、布艺装饰等日用纺织品中。当这些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它们可以通过发光进行可视化的传感、交互甚至高亮照明,同时还能对人体不同姿态动作产生独特的无线信号,进而对智能家电等电子产品进行无线遥控。

东华大学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同行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有望改变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此外,这种智能纤维和纺织品能够在不干扰人们日常活动的情况下大规模采集身体触觉数据,有望影响人体物理交互研究用基础模型的发展。

东华大学科研团队的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该校在智能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也为未来智能纺织品的发展和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技术的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纺织品将在不久的将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两项有意义的新发现

long阅读(444)评论(0)

《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二维金属碲化物材料的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方向取得新进展,为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可能。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类新抗生素,其对多重耐药菌具有强效活性,也被证明能治愈小鼠的血液感染。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最新研究中,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类新抗生素。这类化合物靶向LpxH蛋白,革兰氏阴性菌利用这种蛋白合成其最外层的环境保护物质,即脂多糖。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也拥有脂多糖层。研究证明,这类新抗生素类对多重耐药菌具有高度活性,并治愈了小鼠模型的血液感染。更重要的是,这类化合物是全新的,LpxH蛋白首次被用作抗生素的靶标。因此,很多细菌对这类化合物没有耐药性。不过,研究团队指出,虽然现有结果非常有希望,但还需开展大量额外研究,才能将这类化合物应用于临床试验。

人脑工程火热

long阅读(1006)评论(0)

人脑工程概念9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中科信息涨近12%,创新医疗涨停,三博脑科涨逾9%,奥普光电涨近8%,北陆药业涨近6%。

三博脑科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给患者诊疗过程中,会使用脑磁图、头皮脑电图、术中电生理、电极植入进行癫痫和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经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同时通过迷走神经刺激、DBS等技术方法用于治疗癫痫和帕金森病患者。

创新医疗此前指出,2022年,参股公司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运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偏瘫患者实现对残疾肢体自主控制的产品技术研发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博灵脑机研发团队不但顺利完成了对第一代原理样机的技术原理测试工作,实现了对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验证,而且还对第一代原理样机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2023年,博灵脑机将会继续稳步推进上述产品技术方案的深入研究工作,逐步推进和扩大第二代原理样机的患者测试工作,预计年内择机展开第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的申报工作。

消息面上,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数千人对给硅谷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神经连接”公司当志愿者“超级感兴趣”。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神经连接”正研发视觉芯片,将在几年内就绪。数月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神经连接”公司就脑机接口项目展开人体临床试验,相关手术过程包括去掉部分头骨、植入芯片,芯片可以在人脑中存在数年。

我国也将脑机接口列入未来产业创新重点方向。工信部此前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

专家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前沿热点,是未来产业重要构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布局。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的科研探索和技术攻关,“十四五”将脑科学视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脑机接口已成多省市政府共识,多省在本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面向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建设交叉研究平台和促成创新成果转化。种种迹象表明脑机接口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沟通方式不断升级,脑机接口技术正在突破人类的生理界限,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且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有研究机构预计,脑机接口相关市场规模在2030年-2040年期间可达700亿美元-2000亿美元。

美国科学家第二次将猪心脏移植给人类患者

long阅读(855)评论(0)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22日说,继开创全球先例后,他们近日完成第二例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给患者的手术。目前患者仍处于观察期,恢复较好,术后两天就能在椅子上坐起来,还能开玩笑。

椎间盘突出胶原酶融盘术了解一下

long阅读(1095)评论(0)

今年7月份以来,游先生出现右侧肩胛区及右上肢疼痛,呈持续性酸胀痛,活动后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工作。

“又酸又痛,侧卧或者俯卧一会儿整个手臂都是麻的,严重时晚上痛得睡都睡不戳,白天工作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游先生说。

虽然这个症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之前没那么严重,休息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这次却不一样,疼痛症状越来越严重。于是赶紧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

疼痛科主治医师徐力详细了解了游先生情况,原来游先生平时习惯低头玩手机,还枕高枕头睡觉,工作也长期埋头,长此以往对颈椎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颈椎磁共振检查,显示游先生颈5/6和颈6/7椎间盘均有突出,尤其是颈6/7椎间盘向右侧突出明显,压迫了脊神经根造成了右侧肢体酸痛、麻木,诊断为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麻,在患部切开3-5厘米刀口,再切除压迫神经的组织。这种方法风险相对较高,手术时长约1.5-2小时,术后需要佩戴颈托1个月以上保护颈椎。

听到要开刀,游先生心生恐惧,而且受新冠疫情影响,三年没有工作和收入,经济困难,希望能够采用一种创伤小又经济的方法进行治疗。经疼痛科副主任兼麻醉科主任张英教授团队认真讨论,决定为游先生实施“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融盘术”。

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融盘术”。

据张英教授介绍,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融盘术只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麻,在影像学精准定位下,耗时约30分钟,将导管固定在突出组织部位,再注射经过精准定量的药物胶原酶,对突出组织进行化学溶解,对正常组织不影响。该手术创口很微小,只有1个针眼,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后恢复时间缩短为5-7天,医疗费用减少一半。

经过张英教授的微创手术治疗,次日,游先生右肩酸胀的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三天就恢复正常生活并顺利出院。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